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消费要闻

深谈丨提振消费应多措并举:长期短期结合、供求双侧发力、改革创新联动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

发布时间:2025-4-17 17:58:14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中办、国办近期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为什么将扩内需、促消费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本期“深谈:对话经济学家”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进行深度解读。

主持人:经济日报记者栾笑语。(本期内容详见:深谈丨将扩内需促消费放在更突出位置——对话王微

记者:全方位发力也意味着全方位补短板。具体到消费领域,应该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补足消费短板呢?

王微:当前存在的消费短板,既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有一些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中长期因素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长期短期结合、供求双侧发力、改革创新联动。

从短期看,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是一个系统全面综合施策的务实举措。着眼于提升消费能力,提出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着眼于创造有效需求,促进供给扩容提质,提出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着眼于增强消费意愿,提出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等等。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些促消费内容也要加快落地。以财政政策为例,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2024年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也是明显的,带动了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其中,家电行业受益匪浅,此前家电消费处在零增长或者负增长的状态,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撬动,家电销售实现了很大跃升。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至今,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近9000万台。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加力”是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是增加了老百姓需求比较旺盛的品类,如,家电以旧换新从8类增加到12类,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也有购新补贴。截至3月23日,今年共有2020.8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2757.2万台,带动销售930.8亿元。此外,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仅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一项,每年就为约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平均每户家庭3000元左右。在调研时,有不少年轻人对我说,别小看这3000块钱。他们在线上购物车里存了一些喜欢的商品,有了这几千块钱,就能一下子清空购物车。

从中长期看,需要下更大力气去解决一些关键性制度问题。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近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充分体现了对机制建设的高度关注,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改革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健全和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加强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的协同”。一个重要的发力方向,就是加力推动服务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如何使一些领域更好向社会资本开放?如何让更多国际优质服务资源进入国内来服务中国的老百姓?这都是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

还要看到,我们说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还包括社会生活等很多方面。例如,假期的相关制度就会对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并且直接的影响。现在服务消费的发展潜力是看得见的,人们需要更多的休闲时间去购买和体验服务。从研究的角度讲,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生产率提升与休闲时间增加密切关联的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这些国家在处于同样发展阶段时,公共假日比我国要多3天。我国去年年底已经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我们预期在“十五五”时期,能够继续增加1天公共假日。同时也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这些都是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也都会对构建更加有利于促消费的政策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产生积极作用。

联系我们 | 互动平台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投诉、咨询电话:0898-66767702 66508917 邮箱:hn66767702@163.com
版权所有: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琼ICP备13000472号 地址:海口市蓝天路7号省工商大厦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