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玩具或变诱罪工具 卡牌盲盒如何才能玩得更放心?
发布时间:2024-9-7 11:36:01 信息来源:新快报
萝卜刀、盘串、烟卡、奥特曼卡……中小学生的“流行”玩具总是层出不穷。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学生圈中风靡的“小玩意儿,尤其是“小马宝莉”卡牌这种盲盒式玩具,大受学生青睐。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迷上了这种卡牌,频频花费大量金钱来进行抽卡,对孩子不断投入金钱的集卡行为,不少家长表示担忧。对此,专家指出,以开出高价值卡牌为目的购买盲盒的行为,有涉嫌赌博的可能,而且盲盒泛滥也容易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记者走访
线下
卡牌盲盒已热销一段时间
在海珠区一家潮品店内,新快报记者发现卡牌盲盒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几位小朋友聚集在入口处的货架前,兴致勃勃地讨论和挑选心仪的物品。货架上,以“小马宝莉”为主题的卡牌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并分为彩虹、辉月、趣影等多种类型,其中有的类型已经推出到第5弹,弹就是版本的意思,每种卡包通常每半年更新换代一次。据了解,“小马宝莉”卡牌源自2010年上映的动画片,主要通过盲盒方式出售,等级越高的卡牌越难获得,稀缺性使得卡牌的价格水涨船高。
“我们的卡牌种类丰富,很受欢迎。”一位店员热情地介绍道,“如果是第一次购买,可以尝试袋装的,9.9元一包。”据店员介绍,较便宜的卡牌盒装售价为59.9元,而价格较高的则需要178.2元,整盒购买被称为“端盒”。每种卡牌盲盒内含有不同等级的卡片,等级越高的卡片越稀有,抽取的几率也就越低。卡片在出厂时被随机包装,抽到哪种卡片全凭运气。许多商家透露,价格较高的套装更有可能开出稀有卡片。
市民赵女士正陪着女儿挑选卡牌,时不时提醒:“只能买两包,挑你最喜欢的。”她向记者透露:“女儿班里的很多孩子都喜欢卡牌,有时候还会互相送卡片当礼物。”店里,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女孩兴奋地对记者说:“我特别喜欢收集卡牌,凑齐一整套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就在刚刚,她在家长的陪同下购买了一盒“趣影卡”。
在天河区一家商超内,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主题卡牌盲盒,这里同样是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一块牌子还立在货架上,还设有商场卡牌交流群的二维码。记者扫码进群后,看到群内有近200名卡友,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发布与“小马宝莉”相关的各类主题周边,只要喜欢即可直接扫码下单。
据记者现场观察,商场内售卖卡牌的店铺均贴有“卡游消费提示”,上面明确写着: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购买随机抽取形式的商品,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随机抽取形式的商品,需取得监护人同意或有监护人陪同。不过,在人多排队购买的时候,遇到低龄儿童购买卡牌,有收银员也顾不及询问购买者的年龄。
新快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中小学附近文具店、超市儿童区都在售卖“小马宝莉”卡牌。一位商户告诉记者:“这种盲盒已经热销一段时间了,学生们很喜欢,还经常来问有没有新款。”他还补充道:“现在学生对其他玩具的兴趣减弱了,只有这些卡牌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线上
主播代拆,玩法很疯狂
与线下铺天盖地一样,卡牌盲盒在线上也掀起了热潮。记者搜索发现,多家电商平台上,“小马宝莉”卡牌的销量均已超过10万单。此外,各大视频平台上还有大量拆卡直播间,这些直播间的玩法更加诱人。
例如,常见的“叠叠乐”玩法中,消费者购买盲盒卡包后由主播代为拆包。如果拆出SSR(特级超稀有)级别的高等级卡牌,消费者可以免费再获得一个拆卡机会;而如果拆到级别更高UR(极端稀有)卡牌,则可以免费拆两包。
随着卡包的叠加,消费者有机会获得更多拆卡机会,从而增加抽中最高等级卡牌——CR(超能稀有)级别的可能性。然而,这种玩法的成本并不低,直播间内的各种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一些特殊玩法的产品售价甚至高达2160元。
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直播页面的醒目位置,都会明确标示“未成年禁止下单”的字样,有的主播也会强调未成年人禁止下单,但在直播过程中,屏幕前点击该链接的人是否成年,却没有有效的监管手段。而且下单时,系统都已默认勾选“我已成年、同意代拆”的选项,即便是未成年人,也无需任何操作即可直接付款下单。
而在某社交平台上, 有博主通过重量、手感(卡包右上角和中间凸起)、包装等不同,为孩子们制作了详细的拆卡攻略。更有不少博主在自己的笔记中晒出自己开包瞬间、分享图鉴。不少用户则在评论里疯狂吸“欧气”,希望自己早日开出稀有卡牌。
根据卡友的介绍,记者在某APP上看到,这里已成为卡牌买卖交易的集散地。只要在特定通道扫描,即可显示手中卡牌的市场价格,同时还会有寄存、出售、收购等多个渠道弹出。不同种类的卡片均有对应的社群,方便卡友在里面进行交流。
根据卡游公司公开的招股书显示,作为卡游的核心产品——集换式卡牌,其2021、2022年度及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集换式卡牌收入分别为21亿元、39亿元、16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59.5%、69.9%、71.2%。仅2024年上半年,卡游相关产品在某短视频平台的销售额就达到2.78亿元(含各类卡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收藏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收藏卡消费者规模433.3万人,同比增长37.8%;中国收藏卡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42.1%。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76.6亿元。
专家指出:盲盒泛滥容易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记者亲测
每包卡牌亏一半是常态
为了更深入了解“小马宝莉”卡牌的市场价值,新快报记者在线下商超内亲自购买了一包60元的盒装卡牌进行测评。
拆开包装,卡牌盒内共设有30包卡牌,每包5张,包装上写着:建议零售价2元。记者随机拆开了其中几包,将包内的卡牌上传到某二手交易平台APP进行估价。结果发现,每包卡牌最高的总价值仅为1.4元,大多数都是1元左右。记者还在一个热门拆卡直播间购买了一包9.9元的“小马宝莉”卡片,通过主播现场拆卡,记者将获得的卡片同样进行估价,共价值3元。在这个APP上,记者查询到一些稀有的卡牌,售价可以高达3700元,远远超出了普通卡牌的价格范围。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很多消费者为了提高卡牌的转售价值,会将手中的卡牌送往评级机构进行专业评级。评级机构根据卡牌的评分标准不同,卡牌在后续交易中的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甚至翻数倍乃至几十倍。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较为知名且有影响力的卡牌评级机构包括重庆卡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CCG)和中藏智评(上海)文化服务有限公司(PGS)。在两家机构的评级申请页面上,PGS提供的“5个工作日快评”收费为每张39.8元,而CCG的普评和快评服务分别收费23元和46元每张。有机构声称,经他们评级的卡牌曾最高卖到了21万元。
尽管有人质疑报价达六位数的天价卡牌有炒作之嫌,但记者在卡牌交易市场上搜索发现,报价破万的稀有“小马宝莉”卡牌也并非没有,单卡价格达三位数者则更多。通常来说,这类被用来在交易市场上售卖的卡片有精美的塑壳封装,上面还有9.5或者10之类的评分。
家长看法
相较卡牌盲盒,电子产品更应该被限制
面对孩子们对卡牌的热情,目前家长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有的家长持开放态度。家住番禺的杨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比较爱玩卡牌盲盒,妹妹在读书后开始跟着哥哥玩。这两三年的时间,家庭在这方面的支出确实花费了不少。
在杨女士看来,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管他们玩什么,没有本质区别。如果只是偶尔买点玩具,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过度沉迷,需要适当引导和限制。
杨女士认为,不管是卡牌还是其他玩具,如果孩子沉迷其中,光靠强制性手段是没法去让孩子产生自控能力的。需要大人坐下来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和孩子说清楚什么是轻和重,只有当孩子自己意识到沉迷卡牌不合适的时候,才会作出改变。
“相比较而言,孩子更需要被限制的是电子产品,而不是其他品类的玩具。孩子如果喜欢,家长的能力又刚好允许,就让他去选择他们的玩具,去度过他们的童年。”杨女士说。
拆卡直播间内“数小马”等玩法充满赌性
受访中,不少家长对孩子“集卡”这种情况表示担忧。
孩子正在读小学的李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他小时候也曾收集过水浒卡、邮票等,虽然现在孩子的卡牌在玩法上没有太大变化,但造成的后果明显更严重了。
“拆卡直播间内‘大转盘’‘数小马’等玩法充满赌性,下单时卖家不会核实买家是不是未成年人。在大量金钱和时间的投入下,孩子会出现不理智的行为。而且卡牌会分散孩子在校的注意力,同学间也容易攀比。”李先生说。
简单粗暴地禁止购买盲盒不是最佳办法
“不仅卡牌,很多学生使用的笔、直尺等都是购买的盲盒。”陈女士既是家长也是一名老师,她告诉记者,盲盒里的文具不仅价格高,也导致部分学生因为想获得心仪的款式而不断购买。她认为,种类丰富的卡牌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社交密码”,简单粗暴地禁止购买盲盒不是最好的办法,需要家庭、学校等多方形成合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专家说法
盲盒泛滥容易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在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协未保委主任郑子殷看来,未成年人认知能力有限、社会阅历较浅,盲盒这种促销行为以神秘性、不可预测性等作为噱头,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攀比心,进而引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形成不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同样,用户充值付费,通过概率游戏以小博大,在直播间代抽卡显示结果,该行为属于射幸合同关系。这种直播间以小博大的玩法,再进行兑现的话,还涉嫌赌博行为。
用户购买卡包,可以通过拆卡获取稀有卡、高级卡等高价值卡牌,在此过程中主播还会诱导用户“加菜”“抬盒”来不断下单,这些都会造成身心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因为追求刺激而沉迷不已,对金钱和成功产生错误的看法和认识,颠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同样,郑子殷还认为,以盲盒的形式销售商品,未成年人不能对商品的质量形成直观认识,有可能侵害未成年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等。商家在盲盒的对外宣传上经常采用“有几率获取稀有产品”的标语,也有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从而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另外,未成年人侵财型犯罪(盗窃、抢劫、抢夺罪)的成因主要是虚荣心好面子、扭曲消费观潮流时髦、高消费图享乐,盲盒泛滥,容易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对于此类问题,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郑子殷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有关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当组织专家论证盲盒销售是否属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产品,如果属于则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一律予以禁止。即便不属于,也应当明确禁止商家向八周岁以下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进行销售。
同时,相关部门应当规范商家的行为,审查盲盒及其相关产品的产品质量和宣传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保证相关主体的经营行为不逾越法治的轨道。
●问答
Q:未成年人购买卡片盲盒,家长能否要求退款?
A: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是购买了价值几十元的盲盒卡牌,家长也无权要求商家退款。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Q:未成年人大额消费,家长应该怎么举证?
A:未成年人进行线下消费,则应提供年龄证明材料及所购商品、消费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
如未成年人系以家长账户进行网上购物,则应举证家长在该消费时间段不具备消费可能性的证据,以及消费协商中符合未成年人语言表达特点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